“双碳”目标下我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饶育蕾
(2022年6月17日)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落实2030前年碳达峰标,2060 年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结构变化,更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的再造。
一、我省经济低碳转型成效
经济稳步增长。根据《2021年湖南蓝皮书》,“十三五”期间,湖南省GDP年均增速达7%以上,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全省GDP4.6万亿元,同比增长7.7%。整体来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产业结构持续改进。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高新技术、战略新兴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据统计,2021年湖南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34.6%和53.0%。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3%。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渐提升。2021年全省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365万千瓦,同比增加16%,在电源总装机中占比提升至25.2%;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比重达13.5%。能源消费结构看,“十三五”期间,我省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呈现出“四升一降”态势:新能源装机、非水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电能等能源消费占比上升,而煤炭消费占比下降。
能耗质效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9.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9.8%。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约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约40%,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耗效率不断提升。
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湖南省全省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呈现良好的下降趋势,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呈现一定脱钩态势,2012年-2019年间湖南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2019年湖南碳排放强度仅为0.78吨/万元,对比之下,当年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为1.17吨CO2/万元,为湖南省“双碳”目标进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二、我省经济低碳转型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讲,湖南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为我省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顶层设计系统性不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有全局观念,要有紧迫感。全国在2030年前达峰,意味着一些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而海南、深圳等地已经开始讨论碳中和问题了。相比之下,我省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尚未出台相关的实施办法,我省如果“十四五”力度不够,“十五五”实现碳达峰将面临更大难度和压力,制定有力度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完善能源消费的双控机制,倒逼能源和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
2、低碳转型存在根本挑战
湖南省仍处于工业化深入发展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21》,湖南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典型高碳行业营业收入占工业部门总营业收入分别达4.18%、3.72%、5.16%、8.67%,高碳排放行业仍为湖南省工业发展支柱。能源结构偏煤,是指根据《湖南省能源发展报告2020》,2020年湖南省总体能源消费达1.6亿吨,其中煤炭消费1.17亿吨,能源结构偏煤特点显著。
3、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压力大
我省“三高四新”战略部署下,先进制造业发展速度快,产业链构建逐渐完善,但传统老工业占比依然较大,从我省税源结构看,制造业中,除烟草制品占大头外,其它工业企业主要包括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既有碳排放量大、污染防治难度大、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也有技术升级、设备更新、产业关联度强等需求。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是房地产和建筑业,也存在绿色建筑转型升级的巨大空间。
4、绿色金融对转型支持不足
近年来,湖南省加快了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步伐,但尚未形成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环境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缺乏绿色企业或项目明确的认定标准、绿色金融信息披露要求尚未建立等等,我省也未出台发展绿色金融的专项规划,难以真正有效对接本省经济绿色发展的需求。此外,省内碳核算和信息披露机制基础弱:数据可获得性与可靠性低;金融机构碳核算工作前期数据获取的难度高、成本高;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省内企业主观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低。
三、对策建议
“双碳”目标是一场革命,走向碳中和,既要提升低碳技术,进行产业转型,又要提倡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1、做好顶层设计
要树立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湖南实际和新时期发展框架,既要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又要解决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需要认真规划系统的顶层设计。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在省内有梯度、有层次制定行动方案,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率先达峰,例如,推动有色金属、石化、钢铁、水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率先达峰。
2、产业引领“双碳”转型达标
统筹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节能降碳增效政策、循环经济政策推进,以电力清洁化和非电力清洁化为抓手,确保新旧发展动能有序衔接。制定技术引领低碳转型专项政策,加大人力、资本、资源等各要素向科技领域集聚。探索布局技术固碳和生态碳汇体系培育,加强基础性研究与碳汇资源整合。高质量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尽快形成经济转型过程中稳定的新动力。
3、建立金融支持双碳的行动路线
强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制定金融支持双碳行动路线,明确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重点任务和分阶段目标。提高绿色金融政策位阶,制定更具有约束力的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引导政策。构建丰富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信贷领域,深化过程管理与产品创新。证券领域,以绿色创新能力作为准入参照指标,推动企业在科创板、新三板、北交所等交易板块挂牌上市。基金领域,探索利用财政资金、社会非营利基金、社会捐赠、社会资本资金等共建政府引导转型基金。保险领域,引入气候风险考量因素,创新气候风险下的新型保险体系。
4、发挥交易市场作用,积极引导产业布局
一是建立碳交易市场:建立碳配额初次分配有偿拍卖机制,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和碳配额资产的融资市场建设,引导碳足迹信息披露,规范环境效益测算方法,建立统一高效的碳核算方法和系统。
二是建立用能权市场:2021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我省做好准备,尽快参与全国用能权市场交易,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5、建立“碳账户”,增强主体减排责任
探索激励机制,积极尝试探索建立碳账户,建立每一级政府、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在减碳方面的责任。将碳排放纳入环境保护税征税范围,增强企业减少碳排放主体责任,抑制碳排放产业发展;制定碳排放标准,建立碳排放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强化减少碳排放的制度约束。
6、积极倡导低碳生活
构建全民参与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鼓励绿色出行。树立绿色生产、低碳生活理念,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让良好习惯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推力。
作者简介:饶育蕾,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来源:三高四新战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