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修订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
为司法公正提供法治保障
核心阅读
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修订后的两部法律体现了司法责任制改革、员额制改革等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成果,对法官、检察官的权利义务、遴选、职业保障等均作出修改完善,更加适应审判检察工作的规律和需要,对于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深远意义。
将司改成果上升为法律
法官法和检察官法是规范审判权和检察权运行主体,构建法官、检察官制度的专门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王爱立表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大刀阔斧向纵深推进。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提高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完善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12万余名员额制法官和‘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和价值追求在法律文本中有清晰明确的规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后,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任务和所面临的司法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法官、检察官的职业素养、管理模式、职业保障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修订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对法官、检察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作了全面要求,不仅将”写入立法目的,还对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在队伍建设方面增加规定:应当有计划地加强政治培训、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王爱立说。
依法继续推进员额制改革
……修订后的法官法更贴合法官们的工作实际,也更适应审判工作的深刻变化。
12.5万名员额法官。法官人数少了,办的案子却更多了。为什么?因为在原来的”最高法政治部巡视员、法官管理部部长陈海光说,按照修订后的法官法的规定,最高法将继续推进员额制改革,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切实严格掌握遴选标准和程序,完善员额法官遴选和退出机制,对能力不胜任的、办案不达标的员额法官要坚决退出员额。此外,还将做好员额的科学化、精准化配备,建立常态化的员额增补机制,指导地方法院开展定期遴选,让优秀的法官助理及时入额,稳定职业预期。
”陈海光说,由于院庭长还负有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因此也不会单纯地唯数量论,”
11月,重庆市一名从事刑事审判工作5年来,有 “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既是落实关心关爱政法干警一贯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法官职业尊荣感、确保法官公正履职的重要制度安排。“修订后的法官法明确规定,法官因依法履行职责,本人及其近亲属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应当对法官及其近亲属采取人身保护、禁止特定人员接触等必要保护措施,就是为了给法官公正履行职责提供一个安心的、有保障的环境。希望全社会都能尊重宪法和法律、尊重司法裁判,形成崇尚法治、尊重法官的良好氛围。 2018年1日,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发布通报,认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中的于海明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检察官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严格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既要追诉犯罪,也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恪守客观公正义务,检察官一直都在按照这一基本原则履行职责。“检察机关在刑事立案、审查起诉、审判、司法救助等环节要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能,既要指控犯罪,又要保障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既要提出有罪的证据,也要全面听取当事人及其辩护人关于无罪的辩护。对于一些发现的冤假错案,还要积极自我纠错,提出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昭示正义可能有时迟到,但是从来不会缺席。 “有权不任性,用权受监督。”在本轮司法体制改革中,法官、检察官真正成为办案主体,拥有了多项下放的司法权力。怎么构建完善制度笼子,使司法权力运用受到严密监督,成为此次法官法、检察官法修订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周玉庆说,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司法质量和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对法官、检察官的任职回避、惩戒、兼职、考核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针对干预插手司法活动、私下与当事人接触、违规过问案件等行为都作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
(记者王比学 彭波 张璁)